365体育投注-【唯一授权网站】@

图片

您的位置: 首页 >武陵新闻>媒体关注>详细内容

媒体关注

【常德日报】【新春走基层】遇见“闹市中的诗和远方”

来源:常德日报 发布时间:2024-02-22 22:55 【字体:

常德日报记者 罗慧 高玲 罗希/文 曾楚乔/图

“丹洲因为离城近,文旅又极具特色,民宿平时的入住率达到了70%,周末基本上是一房难求。”丹砂印象民宿的老板杨勇是返乡创业的本地人,2021年他回乡在老宅基地上建房开民宿时没有想到,丹洲乡有一天会这么火。

e34a29c1c97747e1a15c5e278c46c4ab.jpg

记者一行在丹洲乡乡间·相见文艺小院采访

5e6133aa44d2450596e77fd85fa36d45.jpg

丹砂印象民宿内一角。丹洲乡人民政府供图

春节前后,常德日报记者慕名多次前往有“闹市中的诗和远方”之称的365体育投注:丹洲乡,探寻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。

丹洲乡依偎着几公里长的沅水河岸,距市中心城区仅15分钟车程,曾经以柑橘闻名,被称为“金丹洲”。离城近这个地理优势,使得丹洲村民相对比较富裕,腰包鼓起来的部分村民或在城里买了商品房,乡下的房子空了出来;或者新修了楼房,原来的平房空了出来,这些无人居住的老式红砖房就成了“空心房”。2020年,被荒草包围的“空心房”闯入艺术家的眼帘,拉开了华丽转身的序幕,丹洲文旅从此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。

9558bdebfd5248b19b419a55a54fa597.jpg

丹洲乡依偎着沅水河岸。丹洲乡人民政府供图

4年前,市民黎立平在丹洲乡丹砂村租房创办制陶实习基地时,他不知道自己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。随着黎立平的制陶实习基地沅水垚在丹砂村安营扎寨,义渡村和丹砂村被“文艺慧眼”相中的“空心房”越来越多,艺丹沅、养素园、凡人居、尘外隐舍、沅水民谣社、乡间·相见、艺禾文创农场……越来越多富有文艺气质的门牌,被挂在面貌一新的“空心房”前,并形成了颇具规模的“艺丹沅”文艺部落。

“两年前,我到丹洲乡捐赠防疫物资,立即被这里的自然风光和文化氛围吸引了,就想加入到艺丹沅部落。”站在挂满了大红灯笼的乡间·相见文艺小院前,院主姚进说起了他扎根义渡村的过程。2023年,他相中了两个脱贫户的老房子,在村委会的协助下办好了手续,一场改扩建工程开始了。

0bb4e7cbc21a4c289661cd6055e6cde9.jpg

美丽的丹洲乡风景宜人。丹洲乡人民政府供图

“已经看不出一点老房子的痕迹了。”指着乡间·相见文艺小院改造前后的对比图,义渡村党总支书记张娟笑着说。在这场“空心房”涅槃、“新村民”入驻的“乡村巨变”中,张娟一直是见证者和参与者。“新村民”纷至沓来,丹洲乡党委、政府看到了文化的力量,于是顺势而为,对以义渡村和丹砂村为中心的“空心房”进行统筹,村干部和老党员逐户联系屋主对外招租,引入从事文化艺术类行业的租客。

截至目前,“艺丹沅”文艺部落已有55户艺术家入驻,“新村民”带动“老村民”在丹洲乡发展了13个文创旅游项目,引入投资3100万元,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。

“每一个艺术家都有一定的影响力。他们的到来,不仅能带动朋友入驻,还带来了很多游客。”张娟介绍,独立音乐人、民谣诗人唐唯入驻义渡村后,不时有人前来寻访,每场音乐会都挤满了人。2023年2月11日,唐唯及其乐队在他的沅水民谣社举办了一场堂屋民谣音乐会,五十多位音乐爱好者和市民驱车前来。唐唯现场演唱了《老铃铛》《南方》《沅江》《腊月》《秋柳》《慢慢》等17首原创歌曲。“在沅水边的老屋里,听唐唯深情演唱《沅江》,这是一种诗意而美好的体验。”曲终人散,从丹洲乡回城的路上,市民章小九在微信朋友圈里写道。

68c781052e15427292c4002aa1a87752.jpg

丹洲乡此间小院 。丹洲乡人民政府供图

我们发现,在被市民誉为“闹市中的诗和远方”的丹洲乡,诗意的体验远不止如此。春夏秋三季,沅水畔的“丹洲大草原”草色青青、野花盛放,成为市民郊游、摄影、亲子活动的必选地;在沅水垚制陶实习基地,陶艺爱好者捧出一批批具有沅水流域特色的陶艺作品;艺禾文创农场古香古色的大厅里,前来体验麻质画制作和传统剪纸技艺的市民络绎不绝;各种有年代感的小物件,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收音机、七八十年代的电视机,墙上挂着的老照片,让乡间·相见文艺小院成为网红打卡地……随着这些充满文艺气息的体验,被体验者用微信、抖音、小红书等发布出去,“艺丹沅”的影响力迅速扩大。

341b60ba9301431eb6797844651c2f60.jpg

丹洲乡艺禾文创农场是常德市图书馆首家乡村文创特色分馆

“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助力,我们新村民要做乡村振兴的参与者,老村民也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。”凡人居文艺小院院主刘永2023年入驻义渡村,他是一名擅长根雕、竹刻、玉雕和铜制茶壶制作的手工艺人,凡人居别具一格的改造风格和院内独特精致的文创产品,经常让参观者流连不去。刘永认为,在丹洲文旅发展的道路上,新老村民要共同发力。

为了促进新老村民的“融合”,丹洲乡乡村两级工作人员对“艺丹沅”文艺部落进行实地测量,成立农宅合作社,打造“宅屋所有人+新村民 +合作社”模式。在这种模式下,“新村民”参与到乡村建设与治理,“老村民”也争先恐后在房前屋后栽下花草,精心打扮自己的小院。一些有一技之长的“老村民”为“新村民”的小院提供服务;也有一些“老村民”将自家的农产品放在小院里销售。“与几年前相比,当地村民每月增收少则一两千元,多则五六千元,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大幅增长。”丹洲乡政府工作人员欣喜地说。

姚进告诉我们,2月1日,“艺丹沅”文艺部落2024年新春联谊会在乡间·相见文艺小院举行,50多名“新村民”聚拢在熊熊燃烧的炭火旁,围绕“艺丹沅”的未来和丹洲文旅的发展畅所欲言,“对丹洲乡村振兴的前景,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幅美好画卷。”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分享到:
打印正文